新浪微博
關注微博
每年十月份,總有一個詞十分火爆,這個詞是“國考”。由于多年未考試,當微博上“國考”成為zui熱關鍵詞之一時,很老土地上網搜索了一下它的意思,才發(fā)現(xiàn)它是“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的簡稱。我以為只有以前皇上親自欽點狀元、榜眼、探花才叫“國考”吶。
在古代,當一個公務員是很爽的事情。據(jù)博友李開周考證,在當年宋朝的首都開封,一名普通公務員的月薪是23500文,折合人民幣9400元。即便在物價上漲、人民幣購買力下降的今天,近萬元的收入也算不低了。況且,傳說中當一名公務員在衣食住行方面還有各種各樣非常有保障的收入。
“瘋了,瘋了,1054:1!”媒體這樣報道南京今年的國考報名情況。與報名之熱烈景象相比,微博上關于公務員的討論卻一片凄風冷雨,有人說,在一個大城市的公務員家庭,去掉各種開支之后他們的可支配收入只有五六千元,想在市區(qū)購買一套兩居室住房,等于癡人說夢;也有人說,年齡在35歲以下的公務員,月均收入很難達到4000,如果有房子需要還貸,孩子需要撫養(yǎng),他們是標準的“貧困家庭”……
問題是,既然當公務員這么辛苦,為何還會出現(xiàn)千人爭一崗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無非兩個原因:一是做公務員比其它的職位更有發(fā)展前途,二是公務員的工作穩(wěn)定,現(xiàn)在大學生就業(yè)難的根本體現(xiàn)。人們通常會說,做公務員zui大的快樂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或許這是zui深的內心感受吧
一些過了年齡或者壓根沒有實力考公務員的人在微博上,毫不掩飾他們赤裸裸的嫉妒,比如有人在微博上轉發(fā)了豆瓣上一個人的簽名,那個簽名不好直接引用,曲折一點地說就是,還是古代好,做個小手術就能當公務員。一輩子沒當上公務員只能當個解說員的黃健翔也在那廂說風涼話,說他終于理解了為什么古代那么多男子漢愿意做個小手術以換得一份安逸的工作。
話糙理不糙,在古代當一個公務員,的確比現(xiàn)在考一個公務員容易?脊珓諉T難,一是難在參與人數(shù)多、競爭力度大,獨木橋上本來只能走一人,現(xiàn)在成千上萬的人一擁而上,能脫穎而出的那位,才是真正的天之驕子。考公務員的另一難,難在考題之復雜程度。所以才會出現(xiàn)當今考公務員,猶如過去考狀元。
公務員考試,要有不一樣的毅力和堅持,才能取得成功。
尚邦公考
微信號:dxgwyedu
讓學員帶著“?”來,帶著“!”踏上成“公”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