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
關注微博
【遴選公務員能力提升】讓權力在人民面前保持謙卑
然而在我國的社會現(xiàn)實中,權力傲慢與權力放縱現(xiàn)象并不鮮見:一些政府部門對待上門辦事或反映問題的群眾,態(tài)度生硬、盛氣凌人,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有些領導干部“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不管是作決策還是想問題、干事情,擅權專斷,我行我素,聽不得不同意見和反對聲音,缺乏對民意起碼的尊重;還有些領導干部面對公眾的質(zhì)疑和指責,不是耐心解釋、坦誠回應,而是推卸責任、百般遮掩。更有個別官員不僅不虛心接受公眾批評,反而對敢于直言的人百般刁難,甚至打擊報復。凡此種種,折射出的是權力失范狀態(tài)下公權極度膨脹并凌駕于私權之上的社會現(xiàn)實。
手中握著人民賦予的權力,卻動輒以公共利益為借口,漠視公眾權益和百姓訴求,這種權力變形走樣的背后,究竟是什么樣的力量在起作用?官本位思想的影響無疑首當其沖。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人們長期生活在人治的政治環(huán)境里,而新中國成立之后很長一段時間,民主法治建設步履維艱。受過去特權思想和臣民意識熏陶,“有權就有一切”的觀念極為流行,敬官畏官的社會心理普遍存在,這就為權力的任性和囂張?zhí)峁┝俗躺拥耐寥。其二是監(jiān)督制約機制的長期缺失。由于種種原因,我國在行政權力運行的諸環(huán)節(jié)中,常常只注重權力的授予和行使,卻忽視對權力授予和行使的監(jiān)督,從而導致權力蠻橫和權力放縱。這種公共權力失控下的為所欲為、驕縱狂妄,是一種“強權就是公理”的野蠻邏輯,對社會具有強大的殺傷力。它擠壓公民權利的存在空間,損害黨和政府的形象以及公信力,長此以往必將動搖和削弱依法治國、依法執(zhí)政的根基。只有讓權力回歸謙卑自抑的應然狀態(tài),才能營造和諧互動的干群關系。
讓權力保持謙卑,必須認清手中權力的屬性,常思權力之來源。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各級黨委政府、各級領導干部只是受人民的委托代為行使權力。黨員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手中的權力來自人民,應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我們黨始終堅持的基本政治理念。作為政府官員、黨的干部,在人民面前,應當保持足夠的謙卑和敬意,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zui高位置,心甘情愿為人民服務,老老實實接受人民監(jiān)督,決不能當官做老爺,把自己凌駕于人民之上,如此才是公仆對待主人應有的態(tài)度。
讓權力保持謙卑,就要推進政府職能轉變,積極打造有限政府。任何一個政府都不可能是全能政府,而只能是有限政府,應有所為,有所不為。而實踐中,政府往往管得太多,越位、錯位、缺位現(xiàn)象不同程度存在,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資不分、政社不分的情況較為普遍,公民的自由空間受到嚴重擠壓,社會活力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抑制。只有秉持有限政府的價值基準,在規(guī)模、職能、權力、行為方式等方面對行政權力加以嚴格限制,理性確定政府職能邊界,防止政府對公眾自由和利益的肆意踐踏,杜絕政府對企業(yè)生產(chǎn)經(jīng)營的直接干預,切實把工作重點真正轉移到經(jīng)濟調(diào)節(jié)、市場監(jiān)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上來,才能遏制行政權力膨脹和擴張的沖動,使廣大官員喪失專橫跋扈的資本,以謙卑姿態(tài)俯身傾聽民聲,以誠懇態(tài)度接受群眾的批評和抗議,盡zui大可能滿足群眾訴求。
讓權力保持謙卑,還要完善權力監(jiān)督和制約機制,確保權力規(guī)范運行。權力具有天然的擴張性,在缺乏制約和監(jiān)督的情況下,權力會成為一種“危險品”,F(xiàn)實生活當中各種權力囂張和權力恣意現(xiàn)象的背后,暴露的都是約束失效、監(jiān)管乏力的制度缺陷。要想馴服權力,讓權力不再任性,既要靠社會倫理的教化,更要靠制度建設的跟進。只有逐步完善權力監(jiān)督和制約機制,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堅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權,讓人民監(jiān)督權力,讓權力在法治框架下運行,才能從根本上抑制和降低權力的“危險系數(shù)”,切實有效地防止權力傲慢和權力放縱,讓權力在人民面前真正保持謙卑。
尚邦公考
微信號:dxgwyedu
讓學員帶著“?”來,帶著“!”踏上成“公”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