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
關注微博
鄉(xiāng)鎮(zhèn)機關公文寫作是“三支一扶”考試科目《綜合知識》的內(nèi)容之一,安徽省黨校公考培訓中心在此為大家整理《鄉(xiāng)鎮(zhèn)公文:公文寫作知識疑點解答》,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若有疑問可進入三支一扶備考交流群探討【335190430】
鄉(xiāng)鎮(zhèn)公文:公文寫作知識疑點解答(2)
5、對下級的“請示”進行批復時,有時上級用“批復”,而有時又用“函”,這是為什么?
【解答】 對下級機關的“請示”,由上級機關進行批復時必須使用“批復”,但當這種批復是由上級機關的辦公廳(室)代行時,由于它們之間屬于平級關系,故用“函”代行“批復”來進行批復。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函代批復”。因為從公文外形上看它是一份“函”,而實質上是一份千真萬確的“批復”。
6、把“函”說成是惟一的平行文,對嗎?“意見”不也可以平行嗎?
【解答】 就“函”的本質來講,在黨政兩大公文法規(guī)中所規(guī)定的主要文種中,它是惟一的一個平行文。雖然“意見”也可平行,但它還可用于上行或下行,屬于中性行文。
7、下級與上級相互答復詢問應用什么文種?
【解答】 下級答復上級的詢問應用“報告”,上級答復下級的詢問應用“函”。
8、用“通知”轉發(fā)上級的“通知”,如何解決標題中幾個“通知”重復出現(xiàn)的問題?
如《××縣人民政府轉發(fā)××市人民政府轉發(fā)××省人民政府關于×××(事由)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這個標題,可否省略其中的兩個“通知”?
【解答】 為了防止重疊和繁瑣,按照慣例,可以省略中間層次(市政府)和自己所使用的兩個“通知”,只保留文件發(fā)源處的一個文種“通知”。這樣,即可將標題變成《××縣人民政府轉發(fā)××省人民政府關于×××(事由)的通知》。為了彌補如此變通后可能出現(xiàn)的遺憾,應把被刪節(jié)的中間層次寫進公文的開頭,如:“近接市人民政府以×政發(fā)〔2004〕6號發(fā)來省人民政府關于×××(事由)的通知,現(xiàn)轉發(fā)給你們,……!
9、市教委向市財政局申請核準追加學校校舍修繕費用,其申請與答復為什么不能使用 “請示”與“批復”?
【解答】 “請示”與“批復”這兩個文種之間體現(xiàn)了一種上下級關系。而市教委與市財政局屬于平級,在各自的職權范圍內(nèi),相互辦理和答復審批事項,根據(jù)新《辦法》第九條第(十二)項的規(guī)定,應當使用“函”(即申請函)與“復函”(即答復函)。如果市教委向市政府或市教委申請批準或答復審批事項,即可分別使用“請示”與“批復”。
10、不相隸屬的機關之間請求批準和答復審批事項應選用何文種?
省屬某鹽業(yè)集團公司向所在地的市土地規(guī)劃局申請劃撥土地擴建鹽業(yè)職工醫(yī)院,開始寫的是《關于擴建職工醫(yī)院所需用地的函》,結果被對方退回,要求改換“請示”方能辦理審批事宜,該土地局這種作法對不對?
【解答】 不對。這種情形目前相當普遍,究其原因,有的是出于對公文處理的知識不甚了解,更多的是因為受文單位手握一定的審批大權,于是就自覺不自覺地把自己放在了不適當?shù)奈恢蒙希试谛形臅r提出一些無理要求。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只能靠宣傳學習,增強有關方面對公文知識的了解,自覺地按新《辦法》的要求辦事。鹽業(yè)集團本是省屬國有大型企業(yè),與所在地的市土地規(guī)劃局之間相互無隸屬關系,根據(jù)《條例》第七條第(十三)項及新《辦法》第九條的規(guī)定,不相隸屬機關之間請求批準和答復審批事項應當用“函”。所以此例中市土地規(guī)劃局要求申請者用“請示”行文是不妥當?shù)摹?/FONT>
尚邦公考
微信號:dxgwyedu
讓學員帶著“?”來,帶著“!”踏上成“公”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