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
關注微博
近日,福建福州國家森林公園桃花盛開,當?shù)夭簧偈忻癯弥苣⿺y家?guī)Э谇巴^賞。可是,在賞花的同時,也有一幕不文明的畫面,引起了不少游客側目和氣憤。3月7日下午,記者在森林公園桃花林中注意到,有5名女游客帶著4名小孩在賞花拍照時,為了拍到想要的“桃花雨”,其中一名年長的婦女抓住樹枝不停地使勁搖晃,大量花瓣隨之飄落。拍完照片,幾個人就圍上去欣賞,臉上滿是笑容。(3月9日《福州日報》)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公眾的確見過不少惡習,甚至有時自己也難免沾上一些。只不過,這些惡習不大,對公共生活的負面影響也沒那么明顯,人們便有些心安理得,往往不會有太大的愧疚感。如無視紅綠燈橫穿馬路、如不管什么場合隨地吐痰、如無論在哪都高聲喧嘩……再如這為了拍到“桃花雨”的照片,不惜搖樹。這些行為,都是日常的“小惡”。
對于這些行為,單獨拿出來討論,大家都能知道這般做法不妥,背后的是非價值觀也很明顯。以此事為例,新聞一經曝出,在“有圖有真相”的現(xiàn)實語境下,網友紛紛批評:這樣的行為不文明、不雅觀,游客的素質“碎了一地”。但置于現(xiàn)實生活中,“是非對錯”似乎就沒有明顯的界限了。畢竟,生活中有些行為,早已是一種習慣性的動作,而更大的問題則在于:置身其中的人,還處于“集體無意識”的狀態(tài)。
與這些單個的不文明行為相比,zui可怕的地方,還在于這些“小惡”帶來的社會負面影響。還是以“搖樹拍照”為例,大人們是為追求照片“藝術感”而搖樹,而小孩們也開始模仿起大人,zui終的結局,是樹的枝丫被小孩們折斷了。眾所周知,教育這種事情,“身教”重于“言傳”,大人們無意間的“小惡”,必然會成為孩子們效仿的對象。當一種“小惡”以這樣的方式被“模仿與復制”,顯然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結局。
因此,對于游客“搖樹拍照”這樣的事情,應充分遵循“勿以惡小而為之”的原則。畢竟,對“小惡”的忽略與無視,很可能會帶來“大惡”。防微杜漸的道理,每一個人都心知肚明,那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應格外注意。這就是說,每一個大人都應以身作則、言傳身教,不能因為“小惡”就見怪不怪、習以為常;每一個人都應該恪守文明的底線,讓文明成為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方式,像呼吸一樣自然。如此,像“搖樹拍照”這樣的“小惡”,才會遠離公眾的生活。
尚邦公考
微信號:dxgwyedu
讓學員帶著“?”來,帶著“!”踏上成“公”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