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
關注微博
“要以小學生的姿態(tài)虛心學習,才能上道”——
彷徨過后收獲成長
“眼睜睜地看著其他村干部忙得團團轉,自己卻閑在一旁,有勁兒使不出來。 ”說起5年前剛到村的感受,繁昌縣孫村鎮(zhèn)八分村大學生村官張?zhí)m蘭仍記憶猶新。 “來了是一回事,村干部容不容你、村民理不理你又是一回事。 ”張?zhí)m蘭道出體會,農村工作看起來容易,做起來不易,不是讀過幾本書就能干好的。要以小學生的姿態(tài),虛心學習請教,盡快熟悉套路,才能上道兒。
一次,在為當地病險水庫做調研的途中,張?zhí)m蘭意外遭遇車禍,面部嚴重挫傷,斷了幾根肋骨。如今,臉上的疤痕仍清晰可見,“這傷疤也許要伴隨我終生了。但是,傷痛也算是一種歷練吧。 ”張?zhí)m蘭笑著說。
“放棄本可得到的城里工作機會,拖著一箱行李來到陌生農村,有歡笑,有淚水,有迷茫,有收獲,積淀了許多人生的經驗。 ”張?zhí)m蘭認為,在城市發(fā)展,自己再優(yōu)xiu也只不過是錦上添花,而花費同樣精力所做的事情,對農村來說卻是雪中送炭。2011年,深受村民信任的她,被選為村委會主任。
4月12日,記者來到淮南市謝家集區(qū)孤堆回族鄉(xiāng)楊鎮(zhèn)回族村,從省民委選派到村的李朝陽,正與幾戶村民商量沿瓦埠湖行蓄洪區(qū)移民建房的事,聽到好點子,他立即記了下來。 “溝通是做好工作的第yi步,要讓大伙知道政策的好,也要知道大伙要的是啥。 ”到村將滿一年,李朝陽心中也有了一本屬于自己的“工作經”。
“剛來的時候,滿腦子想著干幾件漂亮的大事,但是空有熱情,群眾并不買賬。 ”去年5月到村,李朝陽很快意識到,身邊環(huán)境變化了,工作方法也得跟著變,必須從“旁觀者”變成“解題者”。
過去經常參加慰問困難群眾,但很多時候看過就結束了,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村里有不少家庭生活困難,難題擺到面前,李朝陽總琢磨著解決法子。他通過申報民族發(fā)展專項資金,扶持精米加工廠、籌建種植業(yè)合作社等一系列實打實的措施,帶動全村經濟發(fā)展,得到干部群眾的認可。
“抱著正確的價值取向和工作態(tài)度,才能在‘廣闊天地’經受考驗”——
熱愛鄉(xiāng)土才能融入鄉(xiāng)土
“農村非常缺乏人才,也很能鍛煉人,但抱著正確的價值取向和工作態(tài)度,才能在‘廣闊天地’經受考驗。 ”眼前的盛英壯說話中氣十足。
盛英壯是銅陵縣胥壩鄉(xiāng)江濱村黨支部副書記,一名出生于1987年的大學生村官。
“過去說起大學生村官,很多人印象中干的是跑腿打雜的事情,但在這里,我卻真正找到了‘唱主角’的感覺。 ”他說。幾年時間里,盛英壯逐步成長為村里獨當一面的小能人。因為工作出色,不久前,他還被公選為鄉(xiāng)長助理。他坦言:“我在農村找到了自己的舞臺和天地。 ”
白天承擔著龐雜繁重的工作,晚上在不能上網的農家小屋里琢磨著自己的未來。 “對不少大學生村官來說,聘用期滿后的去向是zui關心的問題。 ”一位村黨總支書記助理表示,雖然國家積極地出臺了政策解決大學生村官的出路問題,但重新選擇的不確定性讓部分大學生村官信心不足。公務員考試拿出一定名額,定向招考大學生村官等服務基層人員,但是不少崗位是成百上千的人去競爭,考上的概率太小了。雖然各地都在提倡大學生村官創(chuàng)業(yè),但缺乏資金、經驗不足等客觀因素制約了不少人創(chuàng)業(yè)熱情。
對于不少選派干部來說,自己所能做的,與村民期望的差距,常常讓他們倍感壓力。 “村民期望值有時過高,認為我們從上面下來的,路子廣,神通廣大,可以幫村里引來很多資金和項目,但有些事情不是那么好辦。 ”皖南某村的選派干部告訴記者這樣的苦惱。
而越到基層矛盾越多,問題也越現(xiàn)實,再加上他們對農村錯綜的人際關系不夠熟悉,有時出了問題來,難免得罪人。一位選派干部說,自己就曾因追討前任村干侵占的集體資產險些挨揍。 “不管經歷怎樣的困難和委屈,農村都是難忘的經歷,艱苦環(huán)境是種難得的歷練,讓我們逐漸了解農村、懂得農業(yè)、對農民有深厚感情。 ”這位干部動情地說。
“肯干事、干成事,群眾才服你,跟你干”——
鄉(xiāng)村來了新生力量
“要說眼下干的大事,流轉3000畝土地,調整產業(yè)結構算一樁。 ”4月12日,肥東縣元疃鎮(zhèn)塘西村口,瘦瘦高高的村黨支部“第yi書記”王曙生,抬手指向不遠處的成片田地。
順著方向,記者看到經過整治的土地廣闊而平整。去年11月,種樹大戶王永成決定落戶塘西村,投資9000多萬元建設林木良種繁育基地。認定這是個大好事,王曙生全力做好服務保障,成立村民理事會,發(fā)揮他們的宣傳、服務、調解和監(jiān)督作用。如今,3000畝土地流轉到位,2800畝已栽上幼苗。
“這兒是江淮分水嶺,長期缺水,基本靠天收,增收難得很呢。 ”明媚春光里,正在地里栽苗的村民蒯正德直起腰歇了會。他說,現(xiàn)在不僅每畝一年有500元的租金,還可以在公司打工拿工資。像蒯正德這樣,全村已有200多人在公司就業(yè)。
“這問題那問題,只有發(fā)展才能解決問題。 ”選派到村近一年,王曙生對農村工作有了較深的體會。 “只有順應村情民意,肯干事、干成事,走規(guī);a業(yè)化經營的路子,把群眾引上致富路,群眾才佩服你,跟你干。 ”
4月12日,太湖縣晉熙鎮(zhèn)湖濱村,看著大棚里的菠菜、韭菜長勢喜人,王姚磊臉上泛起笑意。去年3月,王姚磊和其他幾名大學生村官,組團辦起“遠志蔬菜農業(yè)專業(yè)合作社”。
“起名‘遠志’,就是勉勵大家要看得遠、做得久。 ”王姚磊說,剛開始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租賃土地30畝,發(fā)展無公害蔬菜種植。但創(chuàng)業(yè)之路并不平坦,資金短缺阻擋他們的雄心。“就在一籌莫展時,組織上幫我們協(xié)調銀行貸款30萬元,加上自籌12萬元資金,zui大的困難迎刃而解。 ”
如何擴大合作社影響力?王姚磊有妙招。他采取自采自摘的銷售方法,讓客戶挑選放心菜,體驗到自己動手的樂趣。一傳十,十傳百,村官基地生產的蔬菜在太湖小有名氣逐漸壯大起來。基地規(guī),F(xiàn)擴大到120畝,建立小型養(yǎng)豬場、沼氣池,采用生態(tài)種植養(yǎng)殖模式,帶動20多戶農戶加入合作社。
尚邦公考
微信號:dxgwyedu
讓學員帶著“?”來,帶著“!”踏上成“公”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