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
關注微博
4天課程,收費2000至4800元,學習《論語》《弟子規(guī)》《三字經》,作為家長,你愿意掏這筆錢讓孩子上國學班么?近日,有網友在“西祠胡同”吐槽,聲稱目前南京大學開設的國學教育培訓班收費價格驚人。(《廣州日報》1月11日)
近年來,在一些學者要繼承發(fā)揚傳統(tǒng)文化的倡導下,很多學校開始對孩子進行國學啟蒙教育,傳統(tǒng)文化因此得到了發(fā)展,這是一件好事。但與此同時,一種令人遺憾的現(xiàn)象也迅速出現(xiàn):國學正成為某些人賺錢謀利的工具。南京大學開設的國學教育培訓班4天收費幾千元就是例子。
也就是說,與其他一些天價藝術班或英語班相似,“國學”基本上只是個幌子,斂財才是其中的主角。所以,此“國學”至少已經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國學。而無論它是什么,也無論是誰長在為這種“奢侈”埋單,“天價國學班”的出現(xiàn),都堪稱一種惡俗。這是在中國近年來流行的功利化教育和教育工具化的共同作用下,生長出的一朵“奇葩”。
“國學”博大精神,一個人要想把國學精粹完全掌握、領悟需要一個漫長的蛻變過程,這和當事人的文化底蘊、領悟能力、經驗、閱歷、成長環(huán)境等等都有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而短短4天又能學到什么?因此,“天價國學班”既非為喜愛國學的孩子而開,也非為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使命而開,它不過是舉辦方拿著公共教育資源,想方設法掏有錢人的腰包罷了。
“天價國學班”出現(xiàn)在大學里,zui重要的推手,就是某些教育者投機心的熾盛及教育信仰的缺陷。對天價的國學教育,真正能買得起的家長并不多,但那些自命不凡的教者卻利用社會上有錢人對“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渴望,挖空心思拼命炒作,將傳統(tǒng)文化當作旗幡,給教育注入越來越多的功利主義。乃至生生地把國學炒作成了“賺錢”的道具。這種商業(yè)操作,看似是雙方自愿,其實卻違背教育的本質。
八十多年前,朱自清先生在《教育的信仰》中寫道:無論是辦學校的、做校長的、當教師的,都應當把教育看成是目的,而不應當把它當做手段。這就是“教育的信仰”。如果把教育當作手段,其目的不外乎名和利。朱自清先生說,教育失去信仰,學校就會變成“學店”,F(xiàn)在,南京大學把“國學”當成了“買賣”,不正是一家“學店”?
尚邦公考
微信號:dxgwyedu
讓學員帶著“?”來,帶著“!”踏上成“公”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