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
關(guān)注微博
1.計算 1991* 199219921992 一 1992* 199119911991 的值是( )
A.10 B.1 C.0 D.-1
2.甲每 4 天進城一次,乙每 7 天進城一次,丙每 12 天進城一次,某天三人在城里相遇,那 么三人下次相遇至少需要多少天?( )
A. 12 天 B. 28 天 C. 84 天 D. 336 天
3.有 62 名學生,會擊劍的有 11 人,會游泳的有 56 人,兩種都不會用的有 4 人,問兩種都 會的學生有多少人?( )
A.1 人 B.5 人 C、7 人 D. 9 人
4.有 a , b , c, d 四條直線,依次在 a 線上寫 1,在 b 線上寫 2,在 c 線上寫 3,在 d 線上寫 4, 然后在 a 線上寫 5,在 b 線,c 線和 d 線上寫數(shù)字 6, 7, 8……按這樣的周期循環(huán)下去問數(shù) 2005 在哪條線上?( )
A.a(chǎn) 線 B. b 線 C.C 線 D.d 線
5.一只船沿河順水而行的航速為 30 千米/小時,已知按同樣的航速在該河上順水航行 3 小 時和逆水航行 5 小時的航程相等,則此船在該河上順水漂流半小時的航程為?( )
A. 1千米 B. 2千米 C.3千米 D. 6千米
6.要在一塊邊長為 48 米的正方形地里種樹苗,已知每橫行相距 3 米,每豎列相距 6 米,
四角各種一棵樹,問一共可種多少棵樹苗?( )
A.128 棵 B. 132 棵 C. 153 棵 D. 157 棵
7.把一根鋼管鋸成 5 段需要 8 分鐘,如果把同樣的鋼管鋸成 20 段需要多少分鐘?( )
A. 32 分鐘 B. 38 分鐘 C.40 分鐘 D.152 分鐘
8、甲、乙、丙、丁四人做紙花,已知甲、乙、丙三人平均每人做了 37 朵,乙、丙、丁三 人平均每人做了 39 朵,已知丁做了 41 朵,問甲做了多少朵?( )
A.35 朵 B、36 朵 C.37 朵 D.38 朵
9.甲容器中有濃度為 4%的鹽水 150 克,乙容器中有某種濃度的鹽水若干,從乙中取出 450
克鹽水,放入甲中混合成濃度為 8.2%的鹽水。問乙容器中鹽水的濃度是多少? ( )
A.9.6% B.9.8% C.9.9% D.10%
10.一批木材全部用來加工桌子可以做 30 張,全部用來加工床可以做 15 張,F(xiàn)在加工桌子、 椅子和床各 2 張,恰好用去全部木材的 1/4。剩下的木材全部用來做椅子,還可以做多少張? ( )
A.40 張 B.30 張 C.25 張 D.5 張
參考答案
1.C【解析】算式可變形為:(1992-1)×199219921992-1992×199119911991
=1992×(199219921992-199119911991)-199219921992
=1992×1000110001-199219921992
=0。故選C。
2.C【解析】此題的關(guān)鍵點就是求4、7、12三個數(shù)的zui小公倍數(shù)。這三個數(shù)的zui小公倍數(shù)為84,故選C。
3.D【解析】此題簡單,直接可列式求結(jié)果,即56+11-(62-4)=9人。故選D。
4.A【解析】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就是掌握:排在d直線上的數(shù)字為4的倍數(shù),而2005÷4=501……1,因此可知2005在a線上,故選A。
5.C【解析】此題關(guān)鍵要求出水流速度,
設船的順流與逆流速度速度分別為X、Y
則X/Y=5/3,X=30,故Y=18。
順流航行:X=船速+水速=30
逆流航行:Y=船速-水速=18
解得:水速=6 則此船在該河上順水漂流半小時的航程為6x1/2=3Km,故選擇C。
6.C【解析】在這塊正方形地里要種48÷3+1=17列樹,種48÷6+1=9行樹,因此共種17×9=153棵樹。故選C。
7.B【解析】解此題的關(guān)鍵就是要明白鋸成5段只需鋸4次,而鋸20段則只需鋸19次,因此需要8÷4×19=38分鐘。故選B。
8.A【解析】由甲、乙、丙平均做37朵,而乙、丙、丁平均做39朵,可知丁比甲多做(39-37)×3=6朵,因此甲做了41-6=35朵。故選A。
9.A【解析】直接列式求解:[(150+450)×8.2%-150×4%]÷450×100%=9.6%。故選A。
10.B【解析】一張桌子需要這批木材的1/30,
一張床需要這批木材的1/15,
1/4木材可以做桌子、 椅子和床各2張,所以2把椅子需要:
1/4-(1/30+1/15)×2=1/20
一把椅子需要這批木材的:1/20÷2=1/40
剩下的木材還有:1-1/4=3/4
還可以做椅子:(3/4)÷(1/40)=30(把)
故選B。
好仕途遴選
微信公眾號:ahlxksw
讓學員帶著“?”來,帶著“!”踏上成“公”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