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
關注微博
習大大的話:
國事無私,政道去邪,法不容情。全面從嚴治黨、嚴明黨的紀律,決不能回避政治問題,對政治隱患就要從政治高度認識。黨內(nèi)存在野心家、陰謀家,從內(nèi)部侵蝕黨的執(zhí)政基礎,我們不能投鼠忌器,王顧左右而言他,采取鴕鳥政策,這個必須說清楚。全黨必須講政治,把政治紀律擺在首位,消弭隱患、杜絕后患。
——摘自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發(fā)表的重要講話,2016年1月12日
【出自】
孟子謂齊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則凍餒其妻子,則如之何?”
王曰:“棄之!
曰:“士師不能治士,則如之何?”
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內(nèi)不治,則如之何?”
王顧左右而言他。
——《孟子·梁惠王(下)》
【釋義】
“王顧左右而言他”出自孟子見梁惠王時的描述。孟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學說的繼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上述這段對話中,孟子以類比的方式,通過問答層層推進,想向齊宣王推行的自己政治主張?上,到最終談到君王治國的時候,齊宣王卻“顧左右而言他”,即撇開正在探討的話題,而扯到其他方面去了。
“王顧左右而言他”是一句非常精彩的描述,把齊宣王在不愿意回答孟子的問題的時候,立刻左顧右盼、東拉西扯的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春秋戰(zhàn)國時期,齊宣王算不上著名的君王,但是喜愛文學游說的士人,他耗費巨資招納各國文人、學士,在齊國興建“稷下學宮”。孟子到齊國后,齊宣王對孟子尊敬有加,并封為卿,但是在治國的主張上卻一直沒有真正認同孟子“施仁政”的思想。因此,當孟子真正談到君王的治國之道時,齊宣王就采取了“顧左右而言他”策略來應付孟子。
“王顧左右而言他”一語在現(xiàn)在也比較常用,用來形容人們有意轉(zhuǎn)移話題,或者離開話題,回避難以答復和不想答復的問題。這種避開問題的策略,不是解決所有問題的可行方法。對于一些根本性的、涉及原則性的問題,單靠回避是解決不了的。就齊宣王和孟子探討的治國之道而言,這直接決定著一個國家的治國理念、治國策略的選擇,是無法回避的。如果齊宣王一直回避,其實就是代表他對孟子施政理念的不認同,用一種避開問題不回應的方式告訴孟子他的選擇。最終,孟子也是滿懷失落離開了齊國,自己的政治抱負沒有實現(xiàn)。
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一些人在對待不想回應或者不好面對的問題的時候,往往也采取“顧左右而言他”的策略。但是,對于黨的領導干部而言,面對黨紀國法的約束的時候,除了嚴格遵守之外,沒有第二條選擇。因為遵守黨紀黨規(guī)是每個黨員干部的基本義務,遵守國家法律也是每個公民的基本義務。因此,面對黨內(nèi)存在野心家、陰謀家,從內(nèi)部侵蝕黨的執(zhí)政基礎,嚴重破壞黨的紀律的行為,對他們的處罰是刻不容緩、絕不手軟的,沒有什么可以商量和回旋的余地。
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發(fā)表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我們不能投鼠忌器,王顧左右而言他,采取鴕鳥政策”,旨在強調(diào)全黨必須講政治,把政治紀律擺在首位,全面從嚴治黨、嚴明黨的紀律,是不可回避的政治問題,全黨必須面對和重視。
好仕途遴選
微信公眾號:ahlxksw
讓學員帶著“?”來,帶著“!”踏上成“公”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