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
關(guān)注微博
1月3日是元旦假期的zui后一天,可是直到傍晚五點半,上海復旦附中高一學生小劉(化名)仍然趴在桌上寫作業(yè)。剛剛過去的假期里,她已經(jīng)完成了約80頁作業(yè),但還有一篇作文沒有寫。她的作業(yè)還不算zui多,她們學校另外一個班級的小張同學(化名)元旦假期有近100頁的作業(yè)要寫。
雖然復旦附中的領(lǐng)導稱,學生做的這些作業(yè)中,有一部分是“硬作業(yè)”,元旦后要交;但還有相當一部分是學生積累下來的“軟作業(yè)”,平時沒有做,集中到元旦假期完成,作業(yè)就成倍變多了?梢粋不爭的事實是,作為復旦附中這樣的名校,學生學習的自覺性肯定特別高,平時的“軟作業(yè)”之所以沒有及時完成,完全與學習任務(wù)異常繁重有關(guān)。事實上,記者對學生的采訪也證明了這一點。
一所學校之所以會成為名校,除了要有一流的校園環(huán)境、一流的教學設(shè)施、一流的師資隊伍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流的教學質(zhì)量。而這種優(yōu)xiu教學質(zhì)量的取得,在我們看來,應該是通過高質(zhì)輕負的課堂教學換來的,一句話,名校老師的課應該上得特別有藝術(shù),學生學得應該非常輕松。否則,如果名校也和二三流學校一樣,靠打“時間戰(zhàn)”、“疲勞戰(zhàn)”、“題海戰(zhàn)”來獲取教學質(zhì)量,讓學生整天鉆在作業(yè)堆里痛苦不堪,生不如死,那這樣的名校還配叫“名!眴?
可現(xiàn)在的事實卻是,許許多多的名校早已變得和普通學校一樣,靠死揪蠻干來拓展質(zhì)量提升的空間,復旦附中學生5天寫100頁作業(yè)便是zui好的例證。這種反常現(xiàn)象,無疑讓名校的“丑陋”原形畢露,怎不讓人大跌眼鏡,繼而感到無比悲哀!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名校也變得心狠手辣,采用起了“瘋狂給學生布置作業(yè)”這樣的“下三濫招數(shù)”呢?對此,一位復旦附中的老師說,他們也知道作業(yè)多有的學生可能做不完,但很多學校都這樣,他們這么做是希望借此讓學生感覺到有壓力,能夠提前進入狀態(tài)。此言真可謂一語道破天機:我不胡來,可別的名校再胡來呀,我如果老老實實,豈不要被人家打敗,zui終失掉名校的稱號?
從這個角度來看,復旦附中學生5天寫100頁作業(yè)這一殘酷事實,其實也讓因無序競爭而呈病態(tài)的中國教育原形畢露。那么,誰來拯救頑疾纏身的中國教育?又有誰來救救那些正在被學習壓得快喘不氣來的中國學生呢?
好仕途遴選
微信公眾號:ahlxksw
讓學員帶著“?”來,帶著“!”踏上成“公”之路